教育基金会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头条>>正文
优秀校友舒易来受邀参加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13日,南华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红湘校区北校田径场举行,13005名新同学,跨越山海,相聚南华,满怀憧憬与向往,以昂扬姿态开启人生新征程。

我校衡医99级临床医学眼耳鼻喉专业校友舒易来应邀出席典礼,并作为校友代表,对2025级新生寄予殷切期许。发言中,他深情回顾在南华的求学岁月,分享从衡医走向世界的科研征程,展现中国医者在耳聋基因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用亲身经历诠释南华精神的时代内涵。

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小南瓜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99级衡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眼耳鼻喉专业的舒易来,很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参加2025级新生的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33万名历届校友,向新加入南华大学这个温暖、卓越大家庭的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相信你们在这里,不仅能获得广博的知识和进取的力量,更能获得实现人生理想的智慧和火种。

26年前的今天,我和大家一样,怀揣着梦想与憧憬,带着一丝好奇与懵懂跨入南华大学。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充实的5年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活,并留校在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了3年。然后考入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学硕博连读,博士期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并完成博士后。毕业21年来,我从事耳鼻喉科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工作,先后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回望来时路,母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与学习能力,更是这种“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南华精神的熏陶,让我无论走向何方,都能心中有灯、脚下有路,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追寻梦想的力量。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你们手中,如何赓续荣光砺壮志,薪火相传启新程,是每一位新南华人必须要做答的问题,作为你们的学长,我想结合我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谈几点感悟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第一,要心怀家国,献身民族复兴,有赓续红色基因的志气。

大格局方有大作为,深厚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合格大学生必备的素质。还记得十天前的天安门十里长街,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先烈,展示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实力。你脚下的土地是中国抗战纪念城衡阳,经历过中华民族抗争、奋斗和辉煌的历史。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注定不平凡,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有担当有作为,并为之不懈奋斗和努力。

第二,要敢于创新,筑牢根基,增强实干担当的底气。

大学是人生中锤炼专业功底、健全人格品性的最重要的时期。同学们要抓住大学美好的时光,深耕专业,拓宽视野;要学会独立思考,在批判与思辨中构建坚实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比如我们的医学,患者的需求远未被满足,还有很多临床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如肿瘤如何治愈?心脑血管等急性疾病,太多的慢性病吞噬着人民的健康。我所从事的听觉医学,全球有20%的人群(15亿)患有听力损失,其中致残性(也就是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有4.3亿,这其中先天性耳聋的危害最大,不光听力障碍,还引起言语障碍,甚至智力发育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聋九哑,但目前没有任何的治疗药物。这10多年来,我一直在基于患者的需求研发新药,通过努力,终于研发出一种根治的药物,在上海进行了全球第一个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让先天聋哑的患者恢复听力和讲话,这项工作研究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和《自然医学》等,并选为《柳叶刀》的封面导读。在去年,我收到邀请,在多个国际大会:第31届欧洲基因和细胞治疗大会、第47届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年会(ARO)全体大会做专题报告,向4000多名国际同行分享我们的工作,今年,我们团队牵头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等多个国家的40多名专家制定了国际上第一个耳聋基因治疗的专家共识,为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第48届国际“临床科学创新奖”和2025年中国“科学探索奖”等。这项工作获得的成功,是无数个失败、不断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实现的。同学们,我们的目的地也许布满鲜花,但孤独、迷茫和挫折总是必经的风景。我们都曾怀疑过自己,然后又重新坚定;都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仍不知疲倦地做实验,处理着一组组数据,然后才有机会细细品味成功的片刻甘甜。为达成功的彼岸,同学们要付出无限的时间和心力,更要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年轻的你们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热情,在积累中拓宽眼界、提升能力。同时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敢于挑战常规,拥抱变化,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大家从大一就做起,找到自己的兴趣,坚定未来的方向,努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质力量。

第三,要修身厚德,自律上进,锻造百折不挠的正气。

大学生活是非常忙碌而精彩的,希望同学们合理规划,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耐得住寂寞的坚持。并且付诸行动,除刻苦学习,开阔科技眼界,提高思维境界,精研理论知识,磨练专业技能外,还要明辨是非,恪守诚信,学会感恩,懂得包容。可以给自己制定好短期和长期的计划,规划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去磨练自己。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大学不是你人生的终点,你一路过关斩将,就是希望与一群最优秀的人一起创造更辉煌的未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同学们,请你们一定要坚持自律,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坚持自律从而追求卓越的凡人。生活会告诉你,越努力,越幸运,自律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培养自信自强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接受挑战、敢于负责担当,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同学们,大学将是你们人生最重要的蜕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蓝图,正等待着你们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去书写。愿你们学有所成、不负韶华,早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材!我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一直认真你就赢了。我做得到,相信你们可以做得更好!

最后,衷心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我们的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

校友简介

舒易来,教授,主任医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眼耳鼻喉专业,2012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完成硕博连读。现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遗传性耳聋诊治中心主任、上海市罕见病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治,尤其擅长耳科手术及耳聋三级防控。聚焦耳聋基因治疗研发及临床转化等。研发出耳聋基因治疗药物和装备,主导开展全球首个先天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纠正了聋哑患者的听力、言语和声源定位能力,实现耳聋的病因学根治和颠覆性范式转变。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Lancet、Nature Medicine、Nature Human Behavior、 JAMA Neurology、Nature Review Genetics等,牵头首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国际专家共识。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美国ARO临床科学创新奖(亚洲首位)、2025年科学探索奖、尚思探索学者等。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南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