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会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头条>>正文
“明眸善睐,远见未来”—— 肖巴伊校友的创业成长记
 

湖南波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敲响湖南省股交所大创板上市钟声的时刻,我们见证了一颗“金种子”破土而出,在创业浪潮中抽枝展叶,最终结出硕果的成长历程。

高校沃土,埋下创业基因的“金种子”

1996年,肖巴伊考入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眼耳鼻喉专业。五年间,基础实验室的严谨操作,临床见习的医者仁心,以及“勤勉务实、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为他埋下了“医工结合”的最初设想。南华毕业后,他考入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读博期间有幸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远赴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眼科中心学习,专攻近视防控和人工视觉。留学期间,他获得了国际眼科学会(ICO)奖学金,并在德国的严谨创新环境中切身感受到“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思维。创业的种子,在学术积淀中悄然孕育。

破土而出,眼健康事业的“智能萌芽”

2010年,博士毕业的肖巴伊回到了长沙,在湘雅医院眼科从事近视专科工作,临床工作中发现国内屈光不正人口数量近8亿,青少年近视更已成为“国病”。2017年,在获得高新区“柳枝行动”计划支持后,他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成立湖南波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方向锁定为“智能可穿戴眼健康设备”

创业初期的挫折来得猝不及防,首款产品“波比VR验光仪”因过度强调技术超前性,遭到市场冷遇。直到一位朋友的质问点醒了他:“比起在家花半天验光,去医院不是更方便吗?”,的确如此,做产品不是搞技术自嗨,而应该是更方便的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肖巴伊迅速带领团队深入校园、眼科诊所调研,最终锁定“青少年近视智能防控”这一刚需场景,创业不是用炫酷的技术去“教育市场”,而是用“看得懂、用得着”的产品去解决痛点。2018年,波比生物入驻长沙微软云孵化器,借VR产业东风推出初代智能变焦眼镜,同年斩获“广东省越青杯青创大赛初创组第一”和广东省博士促进会第六届“金博奖”,在细分赛道站稳脚跟。

抽枝展叶,在技术攻坚中长出“创新金叶”

波比生物的“技术突围”,源于一场“干眼”的自我救赎。由于长期面对电脑工作,曾在学生时代就做了近视激光手术的肖巴伊饱受“干眼”困扰,“难道就不能有一款可以保护眼表微环境的眼镜吗”,在查遍文献、专利等资料后,发现很早之前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曾发明过类似的技术,但主要用于宇航员防辐射、南极科考和滑雪时雪盲的防护,并未在民用市场普及,更未和屈光矫正的镜片体系融合,“那就我们自己来做吧”,就这样,波比黑色素眼镜诞生了。

2019年,产品出来之际即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在2021年5月取得了专利授权。同时做了国家眼镜产品质检中心的检测,报告结果显示紫外线吸收率达100%,且能有效吸收有害波段蓝光,另外FM-100色差实验显示与防蓝光镜片相比,黑色素镜片仅对三原色有增强,毫不影响色觉质量;而防蓝光镜片的色差呈星爆状,不仅明显且容易产生视疲劳。

2020年,黑色素镜片进入爱尔眼科集团供应商采购指南,同年获得“长沙银行杯”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及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融通赛(华为专场)——优秀奖。疫情期间,波比生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捐助了湖南湖北近100家医院和机构,获得湖南省医疗器械协会“抗疫爱心企业”表彰,并收到了来自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先生的亲笔感谢信。

2022年,黑色素镜片获得2项中南大学校企合作立项,和湘雅医院眼科合作,在干眼和近视激光术后防护两个方向开展临床试验,并逐步申请创新型医疗器械。

23-24年,AI自chatGPT出现后快速发展,同年波比也建立了自己的智能视光档案系统和眼健康智能体,肖巴伊先后被中南大学电子信息系聘为校外研究生导师和长沙高新区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智专家”。

硕果盈枝,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的“价值裂变”

随着“产品+软件+服务”生态的成型,波比生物的“金果子”开始惠及广大用户:

产品矩阵:针对青少年的“电子产品防护镜”(有效吸收HEV(高能有害光)和电磁辐射)、面向中青年的“干眼防护镜”和“驾驶保护镜”、和预防老年黄斑变性的“眼底保护镜”及延缓老花白内障的“晶体保护镜”等多款产品,覆盖全年龄段眼健康需求;

数字医疗:“波比近视预防训练营”分3级预防,视光档案系统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有任何眼健康问题均可咨询智能体;

场景突破:与京东方艺云合作的“智慧护眼教室”项目,通过智能灯光、坐姿监测、用眼时长管理等功能,将试点学校近视发生率年均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

2025年股交所的上市,是对肖巴伊“技术普惠”理念的最佳注脚。他总会想到雷军说的:“科技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服务于人民。”医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钥匙,藏在跨学科的连接点里。从临床医学到生物科技,从近视防控到智能硬件,他始终在做“跨界的破局者”——用医学专业锚定需求,以工科思维拆解问题,借商业逻辑放大价值。

根系深扎,母校赋能的“成长密码”

“南华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肖巴伊说,“创业者的初心要像镜片一样通透——记得从哪里来,才能更坚定地往哪里去。”

从南华校园的“创业金种子”,到眼健康领域的“领军金叶子”,再到资本市场的“产业金果子”,肖巴伊的创业历程印证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深耕专业土壤,紧盯民生需求,永葆创新锐度,终能让理想在实践中结出硕果。正如他常说的:“创业是一场修行,它不像考试,从来没有现成的答案,而要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决心和勇气。带着这份赤子之心出发吧,每个人都能种出自己的“金果子”。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南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版权所有